这座城市的智能交通大脑,终于,迎来“四十不惑”!
【CPS中安网 cps.com.cn】 这世界,总有些相似的发展经历。与全球安防行业走过四十好几载一般,2020的深圳,也走过了属于它辉煌的四十几年城市发展历程。
期间这座魅力之都发生了多次的城市蜕变,从一个边陲小渔村发展成人口过千万的国际大都市,从一个互不相连的信息孤岛成为物物互联的信息中心。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彩缩影,同时也在抒写中国智能交通建设最美篇章。
因满足出行与运输,交通出现,而智能交通建设意义是以提高城市交通管理、运输服务以及类似于停车等与民生相关的建设项。
深圳智能交通,一直处在全国建设的最前沿,也开启了拓荒牛般的技术探索。
敢为人先的深圳早在1997年就建设中国第一个电子警察,宣告了全国交警非现场执法时代的到来;
1998年全国第一个视频执法在深圳上线,交通执法第一次实现了立体式覆盖;
2001年中国第一台车牌识别在深圳诞生,非现场执法从路口走向路段,执法管控场景更为丰富;
2017年深圳开启了刷脸执法试点,实现从查处“车”到“人、车”并重;2018年开启视频智能执法试点;
2020年,5G在深圳福田区率先进行车路协同试点与探索,比如华为在福田中心区4平方公里的区域里面,装了几十套车路协同设施;
由于特区的优势,深圳在民用交通领域的立法立规也是先人一步,比如:深圳早在2003年就出台关于停车的规章制度《深圳市停车场规划建设和机动车停放管理条例》。
其中明确职责划分,深圳交警是停车市场的主管部门,设立停车场管理科;2019年4月,深圳市轨道办起草了《深圳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规定(送审稿)》(以下简称《规定》)并提交深圳市司法局审查,这是我国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首次进行专门立法。
总之,深圳智能交通建设成绩喜人并在引领技术风尚,这个南海之滨的新城,还在谋变,我们从深圳智能交通的优势基因和产业规划两个维度具体来看。
交通大脑实现深圳智能交通新治理与新服务
交通管理或者说交通执法,是深圳智能交通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建设项。一切成绩,皆为序章,抛开之前的光环,2018年是深圳在探索智能执法路径中,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一是技术足够城市,云平台、互联网、大数据、AI相继开始融合并落地于应用。
所以,从这一年开始深圳城市交通管理出现历史性变革,交通安全、交通顺畅、交通法治、交通文明被大众更为关注,市民们追求安全美好的生活愿望比以往来得更强烈。
要做管理,这个交通大脑必不可少。深圳交通管理大脑的平台层,能够支持各个交通出行方、管理方、管理算法、管理应用, 借助平台数据、智能和应用,去打通交通管理回路,让各方更快速、更全面的进行评估,实现交通管理快速优化。
交通大脑平台需要关注的,就是各个参与方的核心交互、快速交互、协同交互。交通大脑平台具备三种智能,高效的支持各种前端采集、数据分析、业务交互、应用对接。
计算智能:采用神经网络处理器提供强大学习能力,采用微服务智能容器运行多种算法,对交通监控视频、卡口图片、电警图片、违法及过车数据、年检及保险…等等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
感知智能:基于算法仓,支持多种交通管理算法、模型,实现对交通流量、事件、违法行为进行动态全域感知;
认知智能:基于数据挖掘、知识图谱、强化学习,发现交通出行规律、违法车辆轨迹,支持交通路况分析、研判,进行信号灯配时协同优化。
依托这个平台层,深圳智能交通的前端包括:道路监控、交通卡口、电子警察、信号灯、执法仪等等,这些硬件产品都在随时代发展而技术不断迭代,新技术应用也层出不穷。
比如在深圳应用的雷视合一交通事件检测一体机,弥补之前探测的视野盲区,产品能够实时监控道路交通信息及时发现异常交通事件,对交通违法行为进行取证,进而能够及时进行预警引导、避免发生二次事故、降低对交通的影响、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同时,改变交通执法和管理“人眼盯视频”的传统方式,解决海量监控视频源和有限监控能力之间的矛盾。
从行业应用和商业逻辑来看,一定是先有场景化应用,此类产品通过车流量车道速度、车辆排队长度等交通数据采集。
能应用于机非人多种目标分类检测,自动检测道路上发生的交通拥堵事件并报警,输出图片和短录像,同时内置的深度学习算法,在智能识别方面支持车牌识别,提供目标对象的全结构化数据。
深圳交通大脑的建设效果明显。深圳人口目前突破两千万,深圳面积不足两千万平方公里,道路里程数只有6400公里,每公里的车辆密度是超过510辆,是全国第一。
深圳每天的过车图片四千多万张,每天采集280多万部车在路面行驶的轨迹,所有图片送到交通大脑,包括传统治安的卡口、停车场的数据等,都融合到大脑当中,由后台大脑统一计算和分析,分析完的效果。
市民们可以切实感受到这两年深圳对于路面上安全生产的执法力度加大,不系安全带、开车打手机,这些基本上在后台都可以做到秒级响应。深圳路面到底有多少车可能在开车打手机、不系安全带,通过交通大脑可以实时运算出来。
深圳智能交通依托大脑开始了数据应用的提升,从多年以前的交通业务数据化发展到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和方案将一切数据业务化,用数据驱动智能交通产业、驱动深圳的交警业务。
简单理解就是深圳交通数据的新方式是自上而下主动推送数据,面对主动式警务。
比如:深圳市政府周围4平方公里,建设1400多盏智慧路灯杆,可以采集详细基于车和人的信息。采集信息之后和基于模型或者仿真预测推算出来的数据进行对比,一直对比到反过来利用机器学习优化参数,使算出来的结果和最终观测出来的结果基本一致。
这种数据驱动业务的新方式,可以将运行参数、所有各种配置方案都可以都在交通大脑里进行自动优化,而不是靠人弄一两百个方案进行优化。
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前沿核心技术融合后的交通大脑,深圳在交管方面又领先一步。
交通大脑实现深圳智能交通新治理与新服务
在高速公路这个应用场景,智能非现场执法在深圳已经取得成效。通过十几种事件检测算法和流量检测算法,且算法识别在秒级响应,这种主动的发现才是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
在深圳,对于交通事件检测都是提早发现、及时预警和快速处理。比如在高速公路中,过往是从发现起30分钟内有效处置,现在是缩短至10分钟内,而智能非现场执法将在5分钟内做到有效处置。
此外,ETC去年大火,资本热捧使ETC成为风口,在高速公路上自由流收费是为将来车路协同、辅助驾驶、自动驾驶铺路。
同时,ETC早已有之,引入自由流收费除了更为精准有效管理车辆,尤其是运营的货车外,更多的是在信用体系下把高速公路入口更加管控好。
就像出租车一样,行驶一公里计费一公里都有可能。深圳的部分路段已经在做自由流收费试点,未来应用价值可期。
当然,深圳在打造“智慧的路”基建方面也是不遗余力,其成果数不胜数。举一例子说明,2018年在百度公司的赋能下,将与深高速围绕智能交通、智慧环保、信息化升级合作三大方向,规划智慧高速体系结构和服务内容,建立智能交通实验室,在区域性交通综合规划、运行及图像识别等方面开展应用创新,推进百度AI CITY在交通和环保行业的落地与赋能,实现深高速人工智能+交通和环保的深度智慧应用。
路畅则行安,建设高品质的宜行城市,深圳再次跑出了加速度。
深圳:人、车、路、场,和谐共生
在“十三五”期间,智慧停车,风靡一时。热情过后更多的是反思,智慧停车建设远未达到预想效果。诚然,现实骨感,但深圳在停车难的方面,还是下足了功夫。
深圳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以配建停车为主体、路外公共停车为辅助、路内停车为补充,采用差别化的停车供给策略,修订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泊位标准,组织编制停车设施专项规划,并纳入法定图则, 做好用地管控。
优化停车配建标准,适度降低商业、办公停车配建标准,逐步取消一类区停车配建下限。如此一来,深圳完善市场准入制度,降低停车设施建设运营主体和投资 规模的准入标准,改革停车设施投资建设、运营管理模式,消除社会参与的既有障碍。
具体做法,从以下来看:如何体现停车的智能化,深圳市交警局主要从顶层推动、精细管理、科技赋能、实战引领四大方面入手。
01顶层推动
这一时期深圳制定了《城市停车诱导系统技术规范》、《停车库(场)车位引导及定位系统技术要求》、《停车场库车辆视频图像和号牌信息采集于传输系统技术要求》等,以促进停车产业发展和管理规范化,毕竟全国停车场厂家,深圳一地就占据半壁江山。
02精细管理
分档处罚,规范路内停车秩序;部门联合,强化路内停车秩序管理;从严查处,改善场内停车秩序;错时共享,解决住宅停车难;多措并举,解决就医停车难;多管齐下,缓解交通枢纽停车难;开展“僵尸车”整治行动,净化道路环境。
03科技赋能
搭建海量停车数据库,全市6000多家停车场接入了5000多家,每天采集量500多万,从而为加快智慧停车建设,提升静态交通智能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治理立体防控能力,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数据支撑;
创建智慧停车服务,推动行政管理部门间数据交换共享,构建全市停车信息一张图;推出停车预约系统,停车预约这项工作也是深圳的创新。创建主要旅游景区节假日停车预约系统,实现在线预约,精准管控;
设立智慧网约车通道。采用“互联网+”管理模式,通过电子围栏、云车站、自动检测等一系列科技手段,对网约车实行集中上客管理。
04实战引领
创新建立动静态一体化管理体系;创新建立场内交通事故处理机制;建立涉车信息推送机制;创新建立场内交安机制。
人、车、路+场作为交通安全预防、宣传、打击、服务的综合性阵地,深圳力争将全市打造成一张交通安全的劝导网、防控网,努力建设智慧停车管理的先行示范区,在深圳,人、车、路、场,和谐共生。
交通出行被“无限优化”
如何便捷智慧出行,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在“十三五”期间,深圳按照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的总体目标,深入实施 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战略布局,打造世界级集装箱枢纽港、国际航空枢纽、国家铁路和公路枢纽,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和现代化公交都市。
这一期间,深圳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综合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借助大交通体制改革契机,以交通信息化带动交通管理 水平提升,道路、公交等各类交通运输系统运行实现充分协调。
建成综合交通运行指挥中心,推进 17 个运行分中心建 设,完善“1+17”智能交通发展体系。与规划、环保、公安 等单位共同汇聚 30 大类 75 项交通行业数据。建设运行监控 系统,扩容交通运输车辆 GPS 综合应用监管系统,接入 30 万辆出租车、重型货车、泥头车等 GPS 数据。
建成交通运输行业视频联网监控系统,建成全国首个公共道路养护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实时发布全市道路交通运行监测数据,定期发布交通热点片区的交通运行状况。
2018年,深圳率先推出的智慧出行即服务(MaaS)广获好评,该服务是通过将各种交通方式全部整合在统一的服务体系与平台中,充分利用大数据决策,调配最优资源,满足出行需求的大交通生态,并以统一的服务界面或APP对外提供服务。
结束语
2020,是“十三五”收官之年,也承上启下为“十四五”规划做布局,谓之:启程;
2020,也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交通大脑发挥智慧,预见城市出行之道,谓之:不惑。
任何事情我们总习惯寻找标杆,进而将其成功之处推广。这座智慧的城,最快速度在智能交通建设中走在了全国最先列,并以拓荒牛的精神继续在奋进的道路上,提速奔跑。
文章来源:CPS中安网
西墨智慧,专注于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公司在互联网音频通信、智能硬件、安防、人工智能方面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在深圳、北京、上海、西安、长沙、潍坊、昆明、郑州、兰州、重庆、温州、内蒙等地建有服务中心,具有全国服务能力。公司拥有业界领先的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智慧社区、智慧校园、智慧家庭系列产品及解决方案,主打产品人脸识别云对讲、手机蓝牙二维码云门禁、社区机器人、智能家居、社区物联网等产品及云平台;为万科、星河、建设银行、金科、长城、方圆、珠江地产、苏宁、富力、上铺、微谷、华润、宏阳集团、佳兆业集团、深圳保利物业集团、旭辉集团、中移物联网等国内多家著名品牌房地产、互联网、安防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产品远销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新加坡、塞尔维亚、英国等海外客户。公司本着客户第一、质量至上、认真踏实、艰苦奋斗的经营理念,开放共赢,不断制造精品,以精品回报客户,为创建更美好社区服务!